捕捉企业家的未来式,行动刻不容缓
我们所熟知的比尔盖茨,他的成功其实并不单单只靠微软。2017年的《福布斯》全球富豪榜上,比尔·盖茨以900亿美元的身价蝉联第一,这是他自1995年以来第18次夺魁。微软上市那年,比尔盖茨99%的财富是其持有的价值3亿元微软股票,1993年开始,他聘请迈克尔·拉尔森打理财产。此后,他成立了瀑布投资,拉尔森稳定减持微软股票,而瀑布投资让他的财产从410亿翻倍到860亿。盖茨通过设立专业化、系统化的投资公司,用创投实现产投结合,实现对于产业链的整合和新产业的布局,真正意义上打造了自己的产业资本王国。
在中国,像比尔盖茨一样用创投打造自己的产业资本王国的人不在少数——联想集团的柳传志不仅仅是一位企业家,更是一位投资家。他创办的弘毅资本和君联资本是风险投资界的明星级投资机构。雷军,是金山软件和小米科技的缔造者,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天使投资人之一。还有打造了如家和携程网两家上市公司的沈南鹏、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俞敏洪、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等。他们从企业家到投资家,拥有了企业家和投资家的双重身份——产业投资家。产业投资家俨然是全球商业界最值得关注的成功的新型商业人物,产业投资的思维也为企业家们带来了非常重要的”新锐“特质——
(1)新视野:纵览新兴产业趋势、把握机遇快人一步
未来产业发展趋势,看得懂才能快人一步。产业投资家懂得专业投资人的眼光,看时代的发展机遇,抓住未来的产业发展机会。
(2)新技术:了解最新行业技术、读懂最新商业模式
创业投资关注高新技术、创新商业模式,企业家以接触创投的方式,去找寻能嫁接到自身产业的先进技术,同时不断优化企业商业模式,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持续性的竞争力。产业投资家知晓如何打破行业壁垒,扫除盲区雷区,真正掌握新技术,可以在新赛道上做到既懂战略,又能落地。。
(3)新思维:用创投的眼光做产业、用产业的眼光做投资
从企业家向产业投资人的转型,是思维模式的转型。产业投资家懂得盘活资本,引导资本再次回流和扶持实业,让资本成为企业再次腾飞的加速器。
企业家的转型之路面临多重挑战
企业家转型升级为产业投资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一方面,苦心白手起家的实业该如何继续经营?高风险、高专业化的股权投资模式又使得传统企业家望而却步。如何让高人指路?转型升级过程中都会遇到那些问题?需要做哪些改变?他们其实很焦虑。
1、产业的焦虑:别人都在转型,我该怎么办?
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下,如果不转型,企业只会在煎熬中慢慢死去。曾经是中国一代鞋王的百丽,一步步发展到上市,却在电商崛起的时机,因为对渠道变革和消费升级反应迟缓,定价中高端但产品力和品牌力又不够强有力等种种因素,最终只能黯然退市。转型升级,其实是新一代思想的更新,很多企业家获得了一定的资本和成功,却在革新时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。企业家何以不焦虑?
2、资本的焦虑:艰难积累的财富,却难以保值
近年来,经济下行与通缩、财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复杂的经济政治环境,使得企业家在寻求财富增值的道路上,更容易掉进财富缩水的陷阱。对家族企业来讲,最大的梦想无疑是基业长青。
通过打拼拥有一定资产的企业家,想要让资产传承下去,不仅需要提升资产的保护能力,还需要合理的资产配置。然而,如果,不懂专业投资,一失足便成千古恨。企业家必定为含辛茹苦积累下来的财富如何跑赢通胀而焦虑重重。
3、风险的焦虑:接触不到创投圈,信息永远滞后
“人无股权不富”,有很多企业家在媒体的宣传下知道要进行股权投资的配置,但是股权投资并不是有钱就能玩的。由于不懂股权投资的原理,或无法把握投资趋势,或接触不到创投领域靠谱的圈子和人脉,没有学习的对象(专业创投人),为了高收益的投资回报,有些企业家会抱着投机心理和足够厚的资本去“搏一搏”,这都是非常危险的。而更多企业家,面对投资风险的焦虑,在迟疑观望中,无奈地看着辛苦攒下的资产赶不上通胀,一步步缩水贬值。
4、认知的焦虑:花高价上了课,但还是不懂创投
一般的人,要么只懂得经营企业,要么只懂得投资。这个时代新技术、新商业模式、新知识更迭迅猛,即使是勤奋好学的企业家,也未必能够成功地将过往经验运用到新领域中去,而重新学习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这就是典型的学习焦虑症。
企业家在繁忙中,学习碎片化知识,而碎片化知识往往繁而杂乱,很多人学不懂,学不透。企业家感慨吸收知识的速度远不及知识更新的速度。更重要的是,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差别甚远,如果在学习中没有结合实战,单凭花高价去听一堂课,花时间去读几本书,无疑是纸上谈兵,想真正会创投,用创投可谓是痴人说梦话。
转型需要突破改变,自我革命
对企业家的焦虑来说,创业投资投的就是未来,相信没有人比投资人更关注新技术、新商业模式的市场化以及新的产业发展趋势,企业家如果能够借助创业投资的智慧,去读懂新兴产业,找到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,才能顺势而为。此外,掌握真正的创投知识和技巧,学会用创投人的眼光,才能做未来的生意。
从传统企业家升级为产业投资家也是商业文明的发展趋势。新技术、新模式不断发生变化,在这一时期,懂产业的企业家转型做创投更有优势!
中国最缺的不是资金,而是企业家,是企业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。
企业家参与创投更有优势。企业家不仅有资金运作自己的实业,而且还能参与创投。企业家参与创投的优势在于,拥有做企业的成功经验,能很好地理解企业的盈利模式。
——巴曙松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
蜕变为新锐产业投资家,从现在开启
与其将成本花在试错上,不如花在学习和成长上!
在商业格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当下,前海创投孵化器联合中国TOP50知名创投机构,打造新锐产业投资家成长营,旨在为与时俱进、拥有梦想而又实干的企业家们,打破传统企业经营思维,把实业经营上升到产业投资的思维高度,用创投的眼光去发展壮大企业、布局未来,共享新产业、新经济的时代红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