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投实验室——新锐产业投资家的孵化加速器
2018年5月26日至28日,由前海创投孵化器主办的【新锐产业投资家成长营】之【创投进阶】在深圳南山正式开课。重磅环节【创投实验室】由东方富海合伙人曾一龙,带领学员们进行一场真实案例的模拟投决。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课程中的精彩内容。
东方富海合伙人 曾一龙
厦门大学会计学博士、兼职教授、硕导,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,教育部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专家,中国财务舞弊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。
曾任:香港中旅集团审计总监,国务院国资委处长,大唐电信集团副总会、大唐高新创投有限公司董事长,中广核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,中广核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。
现为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。
【创投实验室】课程分为两个环节,第一个环节是热点案例的分析和解读。曾一龙博士以最近最热门的话题——小米在香港上市为例,详细剖析小米的财务报表和背后数据真相,重新审视投资理由和投资逻辑。
曾一龙博士向学员分析了小米财务报告,指出如果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(IFRS),小米2017年亏损439亿;不按照IFRS,则盈利54亿。两种数据相距甚远,小米还能否上市?核心问题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认定,小米优先股是变动的,不符合国际会计准则(IAS)。但是,小米将其发行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划分为“金融负债”,符合了IFRS的要求。另外,按照非公认会计原则业绩指标(Non-GAAP业绩指标):小米2017年利润表上净利润-438.89亿元,剔除四个调整项目影响后,为53.62亿元。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,金融工具的核算对企业财务报告影响很大,小米这一经典案例就是会计准则的不完善导致的,让数据玩游戏。
以真实案例解析,曾一龙博士带领学员们重新审视投资理由与投资逻辑。他认为,任何一项投资,都要有投资理由与逻辑,分清为什么要投?投资金额、投资时间、按照什么来估值、团队如何分AB角等等。做投资还要特别关注被投资企业的行业地位、成长性、管理团队与管理水平和退出方式与退出时间。
最后,曾一龙博士还分享了香港上市的相关问题:为什么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?香港上市有哪些优势?国内企业到香港上市,分别有哪些模式等等。此外,曾一龙博士还分享了港交所改革的条款和机会。
课程下半部分学员们正式进入“红蓝交锋对决”环节。从一百多个项目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真实案例在课堂上呈现。学员们分成不同小组,对真实案例的BP、财务报表等材料进行讨论与分析,得出对项目“投”还是“不投”的决策,然后小组代表分别上台阐述观点。
半小时的热烈讨论和上台阐述,学员们体验到了项目尽调与创投决策的全过程,分享了不同的观点,在对决过程中开拓思维,收获丰富。
最后,曾一龙博士对学员们的观点进行点评,赞赏学员们的谨慎全面的思考逻辑。一堂精彩的创投实验室给大家带来了最真实的创投案例,感受投资人决策的过程,真正的把学习应用到了案例中去。
前海创投孵化器是中国创投孵化器领域的开创者,是孵化创投主体(天使、VC )的孵化器,在国家发改委推动下,“创投孵化器”概念和模式列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内容,获得总理认可,并写入国发37号文。前海创投孵化器以培育多元化创投主体,打造多层次创投生态为使命,服务部分城市打造区域创投中心,培养有实业功底的天使投资人和创投机构,服务新经济,培育新动能。